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仝卓“高考改身份”事件将何去何从?试看古代科举舞弊案何等严厉
作者:bwin手机版 来源:必赢bwin    发布于:2020-06-01 16:12:13   浏览次 文字:【】【】【

 近日,男歌手仝卓在直播时与粉丝聊起了高考往事,自曝当年自己心仪的一所大学不招“往届生”,于是他便通过一些方法,把自己变成了“应届生”。

经过媒体调查,果真如其所说,当年他确实读了两年高三,更是参加了只能应届生才能报考的学校的考试,只是最后仍然没有考上。
看来仝卓在这件事情上是诚实的,有部分他的粉丝辩解说最后也没有考上应该没有影响到任何人,那么他“高考改身份”事件是不是就能就此平息呢。好在我们听到了官方的回应,5月29日晚,教育部已要求山西省教育厅、有关高校和中学开展调查。
现代的高考相当于古代的科举考试,都是人们改变命运的一道门槛。在中国古代,对于科举舞弊案的处置向来都是从严从重的,值得借鉴。
古代科举舞弊都有哪些形式
说到考试作弊,很多人都深恶痛绝。由于科技的高度发达,现代的考试作弊形式,各种高精尖纷纷登场,年年都会爆出考试作弊的大案要案,特别是研究生考试、英语等级考试更是重灾区。
古人虽然没有这样多的高端设备,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考试的地方就有舞弊,科举舞弊的形式也是花样百出。
1.夹带(也就是现在不屑于的带纸条)
夹带亦称怀挟,即指考生把与考试内容相关的书籍和文字私藏在衣物或考具之中带进考场,以备答卷时抄袭。其内容多取自《四书》《五经》等经书典籍,或是以前高中者的优秀范文,亦或有好事者猜题拟作的范文。夹带常用蝇头小楷书写于纸片、白绢等柔软且不易折损的材料上。
2.传递(也就是需要有好队友)
这种舞弊手段类似于今天考试中的交头接耳和递条子的舞弊手段,《宋史·选举志》所列举人五弊将其排列第一位。到清朝传递的形式发生了升级,不仅有考生在考场内相互传递,还有通过考务人员转送饮食等进行传递。

上一篇: 民众冲击,特朗普急遁!成新世纪首位躲进白宫地堡总统
下一篇: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确诊病例16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6例